笔趣看 > 盛情之下,偏只要你 > 第1章 缘起三月读书会

第1章 缘起三月读书会


从二月走过来的三月,南方,真像刚谈恋爱的小姑娘。好的时候天气好得恨不得大晴天,一丝儿云都不见,活泼泼的让人开心到骨子里;不好的时候雨下的没完没了,冷得像刚过完冬的二月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越是这样的天气,越是让人懒得出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自从过了年,许知遥就宅在自家的郊区别墅里,成天什么也不干,连赴约也含糊敷衍,有人问就说是住在郊区,实在不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这地段偏僻,距离市中心活活二三十公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友杨顾一的访谈节目去年起刚有起色,是以开工很早,连带着书店的线下活动也早早开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这一年明显忙碌了许多,主要表现在活动邀约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,他邀请著名的社会学家俞阳做了一期访谈,由于触及了热点“内卷”、“躺平”的讨论,加上两人相得益彰的互动,深入浅出的剖析,让杨顾一的节目一下子获得了很高的热度,连带着杨顾一本人,也收获了空前的关注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段时间,连许知遥都注意到,朋友圈的相关转发极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当然是偶然,杨顾一直自诩知识分子,从来不刻意迎合观众的喜好,专注于思考他嘴里的社会问题。他的节目做了快两年了,有时候过于抽象晦涩,多少带了些学院气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有很多人觉得杨顾一装,臭显摆,所以节目一直只在小范围传播。只是那一次的话题切入了大家的痛点和日常生活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主张实用、入世、上进奋斗的国家出现“躺平”的普遍状态,必然不是一时的懒惰作祟,而是上升的空间被挤压甚至关闭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虽然也会关注这些问题,但相对于激进的杨顾一,许知遥要温和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又是一个连绵雨天,杨顾一非要办什么狗屁读书会。无非是一帮朋友在一块小聚,地点就在老街书店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街书店是他们最早的集结地,也是杨顾一和许知遥开的的第一家书店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概每一个文科生都有一个梦想,那就是开一家书店,里面卖自己喜欢的书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杨顾一三年前刚从美国回来,就琢磨要开一家书店。但是当时杨顾一还只是一个刚留学回来的博士,又不想入职高校,手头没什么积蓄,所以这家书店是几个朋友合伙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出资最大的,就是许知遥。

        地址就选在许知遥的本科大学小吃一条街——老街上。许知遥的本科大学,也是杨顾一的本科大学,也是许知遥爸爸妈妈之前任教的大学,夏山大学。

        是的,杨顾一就是许知遥爸爸的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夏山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一直傲视全国,所以从没有人想过去夏山大学附近开一个书店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嘛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杨顾一开这个书店有个初衷,一来想给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朋友的地方,年轻人不能只在酒吧里交朋友,也要在书店里交朋友。其二是想看看现在年轻人看什么书,想什么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书店二十四小时自助营业,也是一个抗衡图书馆的卖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候杨顾一想事情就是那么简单。“我想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?”就这,值得他倾家荡产开一家书店。

        初一的时候,许知遥认识了读大一的杨顾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是许爸的得意门生,许爸教书那么多年,头一回把学生带回家共享自己的藏书。那时候的夏山大学虽然名声在外,但是有很多外文原文书还没引进,那些都是许爸花大价钱买回来的,就这样借给杨顾一,足以见得他的喜爱咯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当杨顾一回国之后,说要开书店的时候,许知遥二话不说,直接出资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如果许爸在世,肯定也会这么做。

        家里留下的钱财虽然不多,但是开一家小书店,也可以帮,许知遥只有一个要求,开在老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,除了夏山大学,我还会开到哪里去。”杨顾一说道,足见两人的默契。

        写到这,也该先打住对杨顾一的介绍,不然,大家就要以为他是男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说老街书店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街书店开店时,为了节省预算,买了当时角落的一处带地下室的不规则形状店铺,在那儿开过的店铺常年更换,总是经营不下去,加上户型奇特适合开店的种类少,租出去就更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久而久之,大家都传这块地风水不好,不适合做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地方原是违章建筑,原来呢是个扁长方形,面积偏小,旁边还有两棵大树遮挡。建地的人为了多挤压些面积出来,里侧活生生扩大了,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□□形状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,他当时足足向下挖了两米,也就是后来的地下室。加上挑高比一般住房多出两米,在大树的遮挡下,入口窄,根本看不出别有洞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个地方是怎么从住房变成如今的商铺的,几经流转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和许知遥当然不在乎什么风水了,地方便宜,奇葩户型反而别有韵味,开一个古里古怪的书店求之不得。所以急于脱手店铺的老板看到两人简直看到了救星,不知道在心里念叨了多次大恩人和大傻逼,欢欢喜喜就把这地方转卖给了两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看见那老板意味深长的眼神了么,签字急得生怕我们两个傻子跑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看见了,哈哈哈哈。”许知遥看着杨顾一,扬了扬手里的契约书,“我倒是觉得这里很合适,处于闹市但不吵,价格远低于市场价,户型也有个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喝了一口手里的咖啡,冷静说出:“这地方大概率是个违章建筑,不过土地使用权在我们手里,真有一天要拆,只怕我们也不吃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点点头:“那个老板也太不精明,把这儿拆了,多少还剩一块地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笑笑,没多说,“拆不得,等不了,是个麻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心领神会,“对我们有用就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书店也就按着许知遥他们的设想装修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楼,也就是地下室,成了图书陈列室,当然做了防潮处理。里头密密麻麻的放满了书,过道较窄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楼也就是地上一楼,大面积是活动室,办一些读书活动、观影活动或者小型演出,当然,这一层也有食物水饮区,不同于众多的书店只卖简餐,这里有一个小厨房可以做饭菜,物美价廉,许知遥他们就常在这吃。

        三楼得天独厚的前后采光,也就成了最大的阅览区域,除了一些书籍陈列之外还有一小块是文创周边,书店总归要有些收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看布局就能看出,他们压根没把书店当摇钱树,不然也不会把最优越的三楼拿来当免费浏览区,且做了很好的隔音、落地窗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街书店果然在一年内聚拢了大学城周边的文艺青年驻足,学什么的都有。那时正值许知遥研究生二年级,空闲时间还算多,常常往返于书店和学校之间,和杨顾一组织了多场免费读书会和讲座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同年,杨顾一当上了华域文化出版社的编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得益于他早年在国内读书时积攒下的人脉,杨顾一年少成才,在许爸的帮助下二十出头就出版了自己的成名作《房间》《局》等,之后在国外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,加上他的博士学位,这编辑当的也就顺理成章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得益于他这个身份,讲座的嘉宾多是一些名人和大学教授。

        慢慢的,这样的讲座和读书会经验,就孵化出了做成做节目的动力。

        短视频的风口做长视频,且是冷门话题,不可谓不是逆流而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杨顾一还是做下来了,这是第二年近第三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日,大雨忽至,一群人就在老街书店的二楼坐着闲聊,美其名曰汇报最近的读书收获,杨顾一甚至假模假式的定了个主题,叫什么“春节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大家都知道,春节在家都烦出屁来了,哪有什么心思看书,更别提什么收获不收获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那天,杨顾一难得有空亲自去郊区接许知遥,许知遥也就不再推脱。

        谁能想到,杨顾一开年第一个视频,要请祝亦鸿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要请祝亦鸿上节目?”许知遥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被嘴里这口牛奶呛着,这外人不知道,她还能不知道,杨顾一喜欢祝亦鸿喜欢的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定了定手,徐徐吞下牛奶,不免感叹道:“顾一,看来你的节目确实小火了,不然怎么也轮不到你请她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祝亦鸿虽然早年有几部代表作,也拿了些奖,但是不算大火,近几年又没有新作品,可不就名气大不如前。”一旁的钟灵犀利评论道,作为一个策展人,他在商业价值这一块自然拿捏得准。

        章宛之是他们开书店后新结交的朋友,和许知遥在创作上志趣相投,也就成了好朋友。她和钟灵认识得早,在合作工坊的时候结识。章宛之早前在俄罗斯学的戏剧导演,年纪不过28岁,是个年轻的戏剧导演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俄罗斯文学的缘故,还是被那几年俄罗斯的大雪冻的蒙了心了,老爱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戏,看的人心口压的慌。除了做自己的独立作品,也在演艺公司跟演出项目,

        章宛之倒是明白其中玩味,看着杨顾一,笑晏晏反问:“杨顾一,你该不会是来和我们炫耀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尴尬笑笑,三十一岁的老脸上出现一些不自然的手足无措。“这是我们节目组一起决定的,不是我的个人意见,不信你问老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洪,原名洪薪传,和杨顾一是多年好友,两人一块读的大学,后来一起去美国留学。说来也奇怪,老洪大学读的压根不是文学而是工科,所以自然也不认识许知遥的爸爸,可是他和杨顾一两人偏偏就混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老洪比杨顾一小一岁,性格却比杨顾一沉稳冷静,此刻就坐在座位上低低笑着,一副了然的表情,“确实是我们的意见,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下杨顾一的痴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哈哈哈哈大笑起来,杨顾一则被奚落得说不出话,大家笑够了他才凌凌然说,“春节刚过,催婚催育一直是春节最密集的主题,我们想在这个时候做一期女性价值的节目有什么错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洪点点头,“确实值得做,只是老杨一听女性价值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祝亦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又乐呵呵的笑出来,杨顾一一时之间扶额叹气,好不难受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笑够了,看着杨顾一和其他人,认真说道:“祝亦鸿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人选,三十多岁的年纪,不婚,独立、清醒。早年火过,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,但人家压根不在乎,转行做导演,拍自己的电影,再到后来做文化产业,低调淡出。和她同期的女演员现在还在凹少女人设,演偶像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十分同意地点点头:“她前一段时间在一个电影里演中年角色,非常漂亮,大家都说她是那部烂片中唯一的亮点。那个年轻女主美则美矣,在她眼前完全逊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只是可惜,做演员她没有太大的票房号召力了。自从她上次导演拍的电影赔钱,她也没有继续拍电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钟灵所言确实不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祝亦鸿是那种连女人都喜欢和折服的女人,十年如一日的漂亮,而且是那种透着智慧和澄静的美感。”章宛之如是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就像俄罗斯下大雪时候最适合读的史诗。”杨顾一接着章宛之的话接着说,这确实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。

        老洪还是低低笑着,看着杨顾一的认真样儿,“可是你没去过俄罗斯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你的,老洪。”杨顾一再一次被奚落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哈哈哈哈哈哈,众人都为被这调侃取悦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,祝亦鸿也是年少成名,虽然现在才三十多岁,俨然却是娱乐圈中的老前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十五六岁就出演了经典小说改编的大制作电视剧,由于面相比同龄人老成,所饰演的角色远比自己的年纪成熟,偏偏演技实在好,让人完全不出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她的国名度极高,克制感美人属实给两辈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优越之处在于,电视剧上游刃有余,电影荧幕上也非常出色,虽然作品不多,但是参演的都是香港或外资作品,认真说来,当时港片和外资在业内是要更叫的响些,只是今时不同往日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这样的路走下去,势必是要当一线的,扎实稳健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28岁的时候,祝亦鸿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如何,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,虽说演而优则导,但对于没有导演经验的女演员来说,多少有些吃力。当时电影一度叫停过,只是祝亦鸿坚持拍下来的,可以说是亏的血本无光。

        票房不到投资的一个零头,不可不谓惨淡。

        从那之后,她没有再拍过电影,也慢慢的淡出了演艺圈,只是偶尔出席一些商业活动或者在影视作品中演出一些配角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钟灵说她商业价值不高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内女导演本就少,几乎是男导演的天下。女导演的生存处境实在恶劣,且不说公平竞争的机会了,就是光结婚生子这些事就够耽误人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北刘蓓南亦鸿,说的就是娱乐圈中少有的两位女导演,两人都有代表作,但都不再产出新作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祝亦鸿的那部作品票房低,但评分却一路水涨船高,现在达到了86分,也算是给了她不少安慰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却还是感叹,迟到的高分不值一钱。毕竟,祝亦鸿亏出去的钱不会因为这个回到她的口袋里,这也直接导致她很难再筹钱拍下一部作品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在她脸上,你一点都看不到失败的气馁或不甘,只有尝试过的恬静和从容。她对爱情和婚姻也没什么执念,全心全意过着自己的惬意人生,这样的女性是让人钦佩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遥,最近我有一个演出你能不能去当我助理。”就在大家嬉闹之时,章宛之突然和许知遥提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在哪里演?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从毕业后在上一家影视公司实习完,就暂时没有下一个工作,所以对跟章宛之的演出自然有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在天海园的古剧场。”章宛之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海园不就是一个富人别墅社区嘛?”杨顾一倒是对这个有所了解,“据我所知这个小区建在舟庄的海边,不少明星、有钱人都在那买度假别墅。那不就是一个地产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,近年很成功的一个地产项目,用文化理念宣传造势,打造所谓的灵魂寄居之所,里头有独立成套的基础设施,文化活动层出不穷,活活是一个小型消费主义乌托邦,卖房子卖出花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钟灵对这个地产项目似乎颇有好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文化是它的卖点,我也是受他们主办方邀请,去给业主做周末演出。”章宛之接了话茬,补充道:“不过现在他们旅游业做的也不错,海边图书馆、教堂建筑、酒吧都是热门网红打卡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值得学习啊、手段实在是高。”老洪颇有深意的评价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遥听个大概也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,点点头,对章宛之说:“行啊,章导的助理我求之不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去”,章宛之无奈笑笑,“哈哈哈哈,钟灵也去,他这次去比咋们呆的久,他有一个服装工艺展在那边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下次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,连美术馆、剧场都有,我很好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顾一那永不满足的好奇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话不假,一般小区的基础设施确实不至于盖剧场和美术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本来想留下知遥陪我录节目,被你抢了先了”,杨顾一故作抱怨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许知遥倒不想陪他见祝亦鸿,虽然看杨顾一大男人脸红的样子也许有趣得很,但是这种时刻,杨顾一自己享受去吧。


  (https://www.biqukk.cc/70324_70324714/20763785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k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kk.cc